稻盛和夫与费曼的5条共通铁律:真正的高手都在“做笨事”

2025-04-15

最近读完《别逗了,费曼先生》,合上书时,我突然想到了稻盛和夫。


这几年,公司引入“稻盛哲学”,晨会读《活法》、复盘用“阿米巴”,起初只觉得是管理套路。直到读到费曼的故事——他拆原子、玩邦戈鼓、学玛雅文字,活像个顽童科学家,却总能用最“笨”的方法破解难题。
那一刻,我猛然意识到:这位物理学家和那位日本经营之神,骨子里竟是同一类人。
费曼用“给大一学生讲课”的方式死磕量子力学;稻盛78岁零薪酬接手破产日航,蹲在机场搬行李、算数据。他们像两个执拗的“笨人”,在崇尚捷径的世界里,硬生生用最朴素的行动劈开一条路。
聪明人总想走捷径,而真正的高手只敢下笨功夫
今天,我想聊聊这两位大师的5条“笨铁律”,或许你会明白:真正的捷径,恰恰是那些最笨的路。

- 01 -用“笨方法”验证真理实践是唯一的试金石


费曼曾说:“知道一个概念的名字≠理解它。” 他曾为了讲清楚“量子纠缠”,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反复推导,直到能用“橡皮筋和弹珠”给中学生演示。
而稻盛和夫的“现场主义”更直接:“答案永远在一线。”   2009年,日航破产时,78岁的稻盛带着高管蹲守机场。他们发现:地勤人员为了“准时下班”,会提前15分钟停止值机;行李员为了“不超负荷”,故意漏装行李……这些细节在报表上永远看不到,却让日航每天损失数百万。
稻盛用最笨的方法——亲自记录每个环节的数据,重建了全员参与的阿米巴核算体系。一年后,日航从亏损1800亿转为盈利1884亿,创下全球航空业奇迹。
多少人收藏了100个“干货视频”,却从未动手试过一次? 真正的学习,不是囤积知识,而是像费曼一样“用输出倒逼输入”,像稻盛一样“用脚踩在泥土里找答案”。

- 02 -将复杂拆解成“笨问题”简单到极致,才能穿透本质


物理学家圈有个传说:费曼的黑板永远只有三行公式。他的名言是:“如果你不能向一年级学生解释清楚,说明你还没懂。”
为了解释“相对论”,他用了一个比喻:两只蚂蚁在拉长的橡皮筋上爬行,一只觉得距离变远,另一只觉得时间变慢。
稻盛和夫则把2万人的日航拆成3000个“阿米巴”——每个小组独立核算,就像一家小卖部。“经营的本质,就是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他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清洁工都看得懂财务报表。
普通人总被“宏大目标”吓退:想减肥就搜索“月瘦20斤”,想创业就研究“万亿赛道”。而高手只问“今天能做什么?”
费曼的“橡皮筋蚂蚁” ,稻盛的“小卖部思维” ,学会用“小学生都能听懂”的方式提问,复杂世界自会向你低头。

- 03 -用“笨态度”面对失败在痛苦中迭代,而非逃避


1986年,NASA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丧生。费曼受邀调查,发现官僚体系充斥谎言:高管们用“概率游戏”掩盖设计缺陷,工程师不敢说真话。在听证会上,费曼做了个“笨实验”——把冰水浇进橡胶圈,证明低温会导致密封失效。全场哗然。
稻盛的“至暗时刻”更残酷:27岁创业时,京瓷遭遇技术瓶颈,团队濒临解散。他躲进实验室反复烧制陶瓷,指甲脱落、浑身是伤,直到悟出“极度认真的工作能扭转命运”。
普通人把失败当耻辱,高手把失败当排除错误答案的机会费曼的“冰块实验”和稻盛的“指甲脱落”,都在说同一件事:笨人的勇气,是敢在伤口里找解药。

- 04 -以“笨人心态”持续精进高手从不相信天赋


费曼晚年迷上玛雅文字,从零开始破译古籍。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只是觉得有趣。”
稻盛78岁接管日航时,每天工作16小时,用3个月背下所有航线代码。他说:“所谓奇迹,不过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两位“笨人”狠狠打了“天赋论”的脸:费曼自认“智商普通”,只是擅长把问题拆到最小;稻盛初中考不上好学校,靠“每天多搬一块砖”逆袭。
别再迷信“天生适合”。费曼学画画、稻盛学财务,都是从“笨功夫”开始。每天进步1%的笨人,一年后比原地踏步的“聪明人”强38倍。

微信截图_20250414094606.png



- 05 -用“笨逻辑”对抗功利利他才是终极利己


费曼一生反感“科学功利化”,他曾拒绝加入利润丰厚的专利项目,坚持“科学的价值是让人保持对未知的敬畏”。
稻盛更彻底:他创立京瓷时立下铁律——“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幸福”,甚至把“利他”写进公司宪法。
听起来很“傻”,但结果呢?费曼的开放研究,推动了纳米技术和量子计算革命;稻盛的“利他哲学”,让京瓷60年不亏损,拯救日航创下奇迹。
功利心越重,越容易困在短期博弈;而笨人的“利他逻辑”,反而打开更大的局。试着把“我能得到什么?”换成“我能创造么?”,或许我们也会触达费曼和稻盛的同频境界。

- 05 -笨功夫背后,是高手对规律的极致敬畏

在今天这个社会,AI能10秒生成论文、1分钟制作PPT的今天,我们似乎不再需要“笨功夫”。但讽刺的是:ChatGPT用费曼学习法迭代出了更聪明的AI;稻盛的“阿米巴模式”正在被硅谷独角兽疯狂学习。
聪明人总在寻找漏洞,而高手只敬畏规律。费曼和稻盛的“笨”,是对知识本质的谦卑,是对人性规律的臣服。
所以,当下次被“3天速成”吸引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愿意为了一件事,像个“笨人”一样坚持10年吗?

文章来源于欢欢说成长,作者欢姐82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