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5年间,保守计算,平均每周参加3个会,每月就是12个会,一年就是144个会,25年就是3600个会,经历过形形色色的会,见识过百态会议中形形色色的人。
开会本身并没有错,但可怕的是开低效无效的会。会议过多,尤其是无效会议过多,会严重挤占个人的工作时间,导致个人的时间变得支离破碎,严重影响在关键问题上的深度思考。本文总结并剖析了七种让人身心俱疲的开会形态,以求对改进会议有所启示,减少无效会议对人的时间、精神,以及企业资源的三重损耗。
会议冗长,长到让人无语、让人抓狂、让人崩溃
所谓冗长,就是会议时间严重超过参会者的预期,而且,没有开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上午8:30的会,大家觉得最晚11:00肯定结束,结果开到13:30,甚至15:30。
也有从下午开始开,一直开到大半夜的。
我经历过最长的一次会,是早上8:30开始,晚上18点结束,中午不离坐,吃盒饭。那时还没有立法禁烟,领导带头抽烟,互相发烟,一个大会议室,长方形坐一圈,50来号人,在烟雾缭绕中,有人慷慨陈词,有人咔咔咳嗽。拖沓冗长的会,开会过程往往是以下情形。——频频中断。汇报人讲一句,领导打断问五句。汇报人说三句,领导打断讲十句。汇报人准备的是东,领导想听的是西。一波三折中,会议时间被极大拖长。——东拉西扯。开会是要决策A事,议着议着扯到了B事,由此又引发对C事的讨论,最终在D事上用了很多时间。要么就是讲的内容很发散,慢慢偏离了会议主题。——单位太多。月度例会,领导主持,20多家单位参加。各单位汇报,汇报一家,领导点评一家,一家一家来。汇报完的单位,就等着会议结束。等待汇报的单位,就等着轮到自己。相当于,一家汇报,其他家作陪,一搞一整天。——现炒现卖。原本应该在会前研究的事,会前不研究,直接开会,相当于开一个会要干两件事:第一件事,先研究出个结果,第二件事,对这个结果进行决策。参会者临时想、临时讲。有时候,大家的意见比较分散,领导左顾右盼难权衡,那就继续开下去,直到找到充分的理由和逻辑。有时候,大家的意见都讲不到领导心坎里,那就继续发扬民主,暂不集中,火候到了再集中。会议时间过长,危害是极大的。一是伤身体。通常来说,坐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否则容易引发颈椎病,脖子僵硬,供血不足,腹部脂肪堆积,血液流动不畅,长期会引发很多疾病。如果已经有基础疾病的人,久坐危害更大。二是损精神。非正常的超长会议,容易让参会者焦躁、心烦、疲惫。由于会议不结束,后续安排被推迟或取消,内心忐忑、内疚,甚至抓狂。三是毁信誉。参会者上午开会,下午已有其他安排:有人约好与客户见面,有人有其他会议,有人要去接站,有人要带孩子,有人要做其他事情,等等。但上午的会迟迟不能结束,下午的计划全部打乱,约好的事情全部失信。会议冗长拖拉,基本都是领导导致的,因为领导才能主导。一个会的拖堂,导致参会者的计划全部打乱,而每一个参会者的后续安排还关联着许多人,这许多人的背后应该也关联着许多人。一个人影响一群人。这既是推理,也是真相。
一放假就开会,短假开小会,长假开大会
时间紧急,或情况紧急,或事情特殊,偶尔把会议安排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的,大家都能理解。
但,一放假就开会,让人窒息——双休日开会,尤其是,春节假期开会,五一假期开会,中秋假期开会,国庆假期开会。
这样的惯例下,许多人的假期不能做任何安排,只能等着被安排:不能休息,不能同学聚会,不能陪孩子玩,不能回老家探亲,等等。如果是长假,第一天、最后一天或许可以安排点自己的事,但是,假期中间的那一天,一定是要开会的,领导的策划就是如此巧妙。
至于原因,理性分析者认为是,平时生产经营忙,不能耽误,只能利用放假时间来开一些会。
如果仔细分析,这种逻辑背后隐藏着四种拧巴的认知悖论。其一,人是工具。一放假就开会,意味着,领导的潜意识认为,人不是人,或者干部不是人,是劳动工具,而且是企业专属的劳动工具。所以,不需要放松,不需要休息,不应该有自己的事情,不应该有家里的事情,要听我随时安排。其二,会不重要。一放假就安排会,理由是上班时间没时间。那反过来讲,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不放假,这些会就不开了。如果是这样,那说明这些会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会,决不会等到放假再开。其三,放假是错。放假的法定含义是,在规定的时间停止工作或学习。通过一张一弛,让人有更饱满的精神和更充沛的体力投入工作或学习。但如果一放假就开会,相当于,国家要求在规定时间停止工作,我就让员工继续工作。其四,开会出效益。如果决定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是放假期间开不开会、开多少会,那么,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一放假就开会的典范,但优秀企业并非如此。企业经营的好坏,靠的是,正确的战略+合理的体系+有效的激励。有的企业干部,尤其是高层和中层,几乎从未休过年休假。在这样的企业里面,一放假就开会的概率会更高。因为,但凡不休年休假的,领导基本都是这样的逻辑:企业这么紧张,有这么多事要做,你还休假?如果空气中流动着这种氛围,那一放假就开会就很正常了。
让不需要的人参会,对“陪会”现象熟视无睹
只要会议讨论的事,可能和某个部门(单位)沾一点点边,就要求这个部门参加,不考虑时间成本,不考虑人工成本。
用了“可能沾一点点边”这句话,事实上,很多时候是连边都不沾的,但组织会议的人认为好像沾边,所以就列到参会名单里了。会上如果领导问,你有没有讲的,通常就说一句话,“没有”。
有时候确实是沾一点点边的,需要这个部门干一点事,但完全可以不参会,会后用20秒交待一下就可以,但也要参会。会上领导说,你们部门办一下某某事,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说两个字,“好的”。
相当于,让这个部门参会,全程就说两个字,要么说“没有”,要么说“好的”。就为了这两个字,要花一小时、两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开会。
想了半天,也没想清楚这种安排是处于何种考虑。
要求参会的人,往往是高层干部、中层干部,或者是基层骨干。在企业里面,这些人的收入相对是比较高的,如果他们的时间消耗在参加这样的会上,那企业付出的工资实在是白白浪费了。
只要涉及到部门,一律要求部门负责人参会,不管啥会
很多企业,尤其是央国企,部门的负责人(部长、总经理、主任)几乎是为开会而设置的,因为他们要参加特别多的会。
领导一根针,部门千条线。高管层领导,每人分管一块业务,但每一块业务几乎都会涉及所有部门。领导一开会,只要和业务沾边的部门都要参加,所以部门要参加的会特别多。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无论大小会,无论是啥会,但凡涉及部门的,都要求部门负责人参加。部长们整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前往开会的路上,如果都不是,那一定是在准备开会资料。
有时候,同一时间段有2个以上会议,都要求部门负责人参加。我经历过最多的是3个会,这3个会同时在8:30开始,而这3个会都要求同一个人参加。让人痛苦的是,都是领导主持,你究竟不参加哪个会,你究竟要给领导怎么说。只要是会,就要求部门负责人参加,分析原因,可能是认为部门里只有负责人懂业务、有脑子,其他专门负责这件事的业务主管,虽然专门负责这件事,但他也不懂业务、没脑子。会会要求部长参加,那这个企业的人工效能和运行效率一定是极其低下的。确实需要部长参加的会,当然要参加。但有很多会,明明业务主管参加也可以,甚至业务主管更合适,也要求部长参加。
部门负责人参会,他就要花一定的时间,从业务主管那里,把这件事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再了解一遍,这样会上领导问起来,才能讲出七七八八。
这种你汇报给我、我再汇报给他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无效内耗。
开会事先不准备,通知你参会,但不告诉你要干什么
领导突然通知开会,大家到场后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有的会是提前通知了,但不告诉你要准备什么,也不告诉你领导要听什么、要定什么。会议时间到,参会者坐好,这时领导进来,坐下后环顾左右,打开笔记本,然后说,开始吧。
如果汇报的内容是领导想听的,还好,继续汇报。如果不是,领导就会打断,说你抓不住重点,要求汇报其他内容。可是会前没准备呀,汇报人只能临时讲,讲的好,还好,讲的不好,领导就说你业务不行,准备不到位。
有时领导临时要看一些资料,可是没有提前准备呀,汇报人就打电话让人找,找到后再发到会场电脑,弄个大半天。
这种无准备之会的开会过程,往往是两种情形。一种是,汇报人焦头烂额、狼狈不堪、支离破碎的汇报完后,领导高瞻远瞩、胸有成竹、未卜先知的做指示。一种是,与会者临时七七八八谈想法,决策者东拉西扯讲一番,最后形成貌似英明的会议意见,实际上是草台班子。
一言堂,发言只要不合意,就会被打断、质问,甚至扣帽子
显性的“一言堂”,大家都很清楚,就是领导说啥就是啥,不能有不同意见,有也不听,还对你不满。形成这种文化后,大家就不提不同意见了。还有隐形的“一言堂”。允许你讲,但在你讲的某个时段,要么开头,要么中间,要么结尾,领导认为你讲的有问题,用讽刺、质问或贬损的话来表达对你的不满,但还让你继续讲。最后,虽然你也讲完了,但你讲的过程是充满压抑、憋屈和不安的。举例。为了在会上汇报某项工作的思路和计划,某部门准备了一两周时间,反复研究,多次讨论,形成材料。终于要开会了,准备汇报。刚汇报第一点,领导就打断,说了一句很简短、很隐晦,但意思却很清楚的话:看看你们,不愿意付出,光想好事。
领导这句恶意揣测、乱扣帽子的话,给辛辛苦苦干工作的小伙伴们一万点暴击。
其实完全不是领导认为的那样。客观来说,汇报者没有领会到领导的关注点,确实是问题,情商不高。但是,领导对下属要有起码的信任,或者,要等汇报完毕,听完全部内容,再下结论,再作判断。
在一次讨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会上,人力资源部汇报说:“关于协解方案······”话没说完,领导打断说:“什么协解,大家听了会怎么想。汇报者一愣:“那就叫‘关于优化员工结构的方案’。领导又打断说:“什么优化不优化的”。汇报者又一愣,没有再说话,过了半天才说:“领导,那我不会了,应该怎么说。”领导眉头一皱,很不高兴。有人说,领导好不好,一听说话就知道。有的领导一讲话就有凝聚力,就能鼓舞人,而有的领导,一讲话就是破坏力,就会压抑人。
会议没有结论、没有说法
没有结论的会是很费人的。有时候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通过开会又冒出来好几个新问题。
没有结论的会,往往有这样的情形。——议而不决。参会者充分发表了意见,关键事项也进行了反复讨论,思路已经很清楚了,但到会议最后,还是没有决定要不要干,只留下一些敞口——会后再看看,会后再碰碰。——决而无行。会议对某项工作的问题已经讲的非常到位了,对如何更合理的做这件事,也谈的非常清楚了,但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没有具体安排,对主责部门也没有明确要求,建议仍然还是建议,问题依然还是问题。——决而无效。会上是把事定了,但没有定责任人,或是定了多个责任人,或是定错了责任人。有时是定了要干的事,但对所需的资源条件不讲不提,对实施方案不讲不提。这种决策其实是无效决策,因为很难推进,或者无法推进。——不知所决。参会者各抒己见,提了很多意见。主持人说,大家提的意见我都同意,我再讲三点意见。负责会议记录的小伙伴心里咯噔一下,为什么?主持人讲的三点意见,肯定是会议结论。但是,在主持人都同意的意见里,有完全相反的意见,也有互相矛盾的意见,哪一点作为会议决定呢。一个合格的会议主持人,既要控制会议时间,把握发言节奏,引导发言内容,更要善于把会议结论一二三四五讲清楚。
以上就是瞎开会的“七大症状”,归纳一下:一是会议极度冗长。二是一放假就开会。三是让不需要的人参会。四是啥会都让负责人参加。五是开会事前不准备。六是一言堂。七是会议没结论。不会开会,瞎开会,开无效的会,本质上是不懂管理的具体体现。如果决心要改进会议,答案就在问题中。
作者 | 老拙斋来源 | 企业管理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