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

2025-04-01

日本的医疗机器市场规模2004年以后超过2万亿日元,2017年达到3万亿日元(注:国内市场规模=国内生产+进口-出口)。以下为近年来日本医疗机器国内市场规模。


日本2016年的医疗费用为42.1万亿日元,医疗机器约占全部医疗费用的7%。在日本,医疗机器大致分为诊断系医疗机器、治疗系医疗机器、其他医疗机器三大类。在约3万亿日元的市场中,治疗系医疗机器(如导管、起搏器等)的市场规模为17,509亿日元,约占58%,诊断系医疗机器(内窥镜、CT设备、MRI设备等)市场规模为5,855亿日元,约占20%,其他医疗机器(齿科、眼科及关联制品附属材料,家庭用医疗机器等)市场规模为6,886亿日元,约占22%。一般来说治疗系医疗机器增长很快而且市场巨大,但是治疗系医疗机器领域日本依赖欧美产品的局面没有改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医薬品·医療機器産業実態調查」,2019年日本医疗机器销售额为32,692亿日元,其中国内制品19,055亿日元,进口产品13,637仁日元(据推算进口产品中的20%为日本海外企业对日本国内的逆输入)。(参考资料:厚生劳动省「H29薬事工業生産動態統計」)据2019年经济产业省的资料,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市场中,在诊断设备上日本企业保有一定竞争力,如在软性内窥镜市场中日本企业保持绝对优势;在超声波图像诊断装置上日本与美国均拥有不到25%的市场份额,其余全部为欧洲企业拥有;MRI设备市场中美欧日三分天下,日本所占份额略小于欧美。但治疗系医疗机器领域却几乎是欧美企业的天下,如在放射线治疗装置上,日本仅拥有2.6%的市场份额,其余全为欧美企业,其中美国73.3%;在血管支架上日本市场份额更小,仅为1.2%,美国几乎笙断了全部市场,市场份額为97.4%;人工关节市场份額日本基本为零,欧美企业笙断了全球市场。(根据NEDO「H27日本企業の国際競争ポジションに関する情報収集」整理)目前,大型医疗机器制造企业在自己产品的延长线开发新机器的风险較大,也无法迅速地投入新机器。鉴于此,欧美企业掀起了一股开发医疗机器的创新潮流,即大企业不只依靠自己的内部开发,还会收购风险投资企业开发的医疗机器,然后由自己来量产。对风险投资企业而言,相比IPO,他们也似乎更倾向于被大企业收购。日本政府在2019年6月发表了“次世代保健的成长战略”,提出要大力开发日本自己的优秀医药品、医疗机器,进一步走向世界市场。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AMED)的概要表明,日本各行政部门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开发预算要“一元化”,从基础研究到实用化要一气贯通地进行支持;同时提出要在医疗机器的五个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开发,一是手术支援机器人系统(内窥镜手术系统、手术导航/模拟系统、智能手术室等),二是人工组织/脏器(人工心脏、人工关节、人工内耳植入医疗机器、齿科种植牙高性能材料),三是低侵袭治疗(放射线的动体追踪照射技术、血管内导管等导线、放射线治疗、血管内治疗等),四是图像诊断(MRI、CT、PET、高性能内窥镜、分子成像等),五是居家医疗机器(小型化、轻量化氧气浓缩装置,便携式齿科治疗器等)。日本还提出了2020年要达成的目标:1)医疗机器出口额要倍增;2)五种革新医疗机器的实用化;3)国内医疗机器市场规模扩大到3.2万亿日元等。(参考资料:经济産業省商務・サービスグループ医療・福祉機器産業室,「経済産業省における医療機器産業政策について」,2019)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工业统计调查·2020年产业别统计表(概要版)》整理(医疗用品制造业含动物用医疗机械器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