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具制造业
目前,日本的模具制造技术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日本模具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中20人以下的企业占91%以上,企业主要靠专业化分工完成高质量的模具设计、加工。由于日本的专业化分工做得好,中小模具企业的整体制造水平高,使“日本制造”的模具成为一种品牌、优质的象征。近年来,日本压铸、铸造模具增长明显。但同时,其也面临五大挑战——缩短交货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模具质量和精度、劳动力不足以及迎接亚洲各国的挑战。针对此情况,日本许多模具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转型。
根据日本模具工业协会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1991年是日本模具产业产值高峰,产值达2兆日元,当时有13000家企业,就业人数约12万人,2008年产值跌入谷底,之后开始连年小幅反弹,2019年产值约为1兆3602亿日元,全国拥有6700家企业,从业人数约85700人。
根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2020年,日本模具产业出口额约为2272亿日元,同比去年有21.8%的跌幅,其中出口中国约为443亿日元,占模具出口总额的20%,排名第二。同年,日本模具进口总额为1144亿日元,同比减少18.5%,其中进口中国模具512亿日元,约占全部进口的45%,排名第一。2020年,按下游企行业划分,日本模具的主要供给行业是汽车行业,约73.7%的模具被用于汽车制造。
日本汽车工业
论规模,日本汽车产业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业,在22个县设有78家工厂,从业人员超过550万人,是日本经济的主要支柱。汽车制造业占日本制造业的89%,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已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扩展到化学品和橡胶等其他行业。日本汽车业是一个高度创新和技术驱动的行业。近年,随着其国内和全球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供需变化,日本各大车企也在增加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产量。
丰田、日产、本田、铃木和三菱等国内品牌主导着日本汽车市场,大多数车主居住在日本的农村地区,而其城市人口则严重依赖公共交通。轻自动车(K-car)和摩托车也是普通汽车的经济替代品,满足了该国对狭小空间便利性的需求,日本汽车行业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也有部分消费者正在从摩托车转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日本汽车产业是以物资采购、生产为首,涉及销售、维修及运输等多个领域,拥有众多关联产业的综合产业。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估算,直接或间接从事汽车关联产业的就业人口达到546万人。日本车企的研发费用在截至2022年3月的2021财年将创出历史新高。6家主要车企的投入将同比增长7%,达到2.887万亿日元,用于纯电动汽车(EV)等的开发。包括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斯巴鲁和三菱汽车在内的六家车企2020财年的研发投入受疫情影响而减少,但2021财年将再度增加。
2019日本汽车数据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日本汽车产量为968万辆,比2018年下降0.5%,为三年来首次下降。乘用车产量下降0.4%至833万辆,其中普通级轿车增长1.2%至532万辆,但小型轿车下降4.2%至154万辆,微型轿车下降1.6%至147万辆。与此同时,卡车产量同比下降1.9%至123万辆,而客车产量同比增长8.3%至12.3万辆。
2019年日本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销量为520万辆,同比下降1.5%。乘用车总销量下降2.1%至430万辆,其中小型车和微型车分别下降5.9%至124万辆和1.1%至148万辆,但普通车增长0.2%至159万辆。与此同时,卡车的销量比2018年增长1.5%至88.1万辆,而巴士的销量提升0.8%至1.4万辆。
2019年机动车出口482万辆,其中乘用车和客车出口分别达到437万辆和12.1万辆,比上年增长0.3%和10%。与此同时,卡车出口量比2018年下降7.2%,至32.5万辆。2019年汽车向欧洲(98.1万辆)、亚洲(65.2万辆)、非洲(12.4万辆)出口同比增长,但对北美(192万辆)、中东(46.4万辆)、大洋洲(38.3万辆)和拉丁美洲(28.6万辆)出口下降。
1.2020年日本汽车销量数据
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日本汽车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比上年同期增10.2%,增速较上月加快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1.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
2020年,日本汽车销量约为460万辆,同比下降11.5%,降幅比1-11月收窄1.5个百分点,但比2019年下降10.0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销量累计约为381万辆,同比下降11.4%;商用车销量累计为78.8万辆,同比下降11.8%;微型车销量累计为171.8万辆,同比下降10.1%。
2.2021年日本汽车销量数据
2021年上半年,日本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1.6%至247万辆。作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和芯片产能的影响,2021年日本市场开局良好,事实上,第一季度已售出143万辆,与2020年第一季度相比,销售量增长了4.2%。由于2021年第二季度的销量非常低,第二季度的销售量同比增长很快,销量增长了23.8%,达到103万辆。
日本消费电子产业
日本作为电子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年里,其本国巨头公司索尼、松下和夏普都目睹了消费电子产品在本国的衰落。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办公和智能家居的趋势正在成为拉动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动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他们对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环境偏好的转变,主要推动了该行业的增长。在日本整个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份额约为48.6%,主要消费群体是中高收入人群。日本公司曾长期霸占本国乃至世界消费电子市场,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日益激烈的竞争,降低了日本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消费电子产品的创新和瞄准年轻一代是智能电视和智能冰箱等消费电子产品销售增长的机会。Goldstein Market Intelligence分析师预测,日本消费电子行业在预测期内(2017-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
日本医疗器械行业
日本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04年正式突破了2兆日元之后,就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势头,并在2017年正式突破了3兆日元,占了2017年日本医疗费支出的大约7%(总额约42.1兆日元)。日本医疗器械产值见表1。2008-2017年,日本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3.2%,处于日本全行业的中游水平。整体上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处于平稳的上升期。相比医药品连年下降的销售额,医疗器械行业虽然市场规模要小得多,但是前景相对乐观。
表1 医疗器械产值
年份 | 产值/百万日元 | 增加产值/百万日元 | 变化率(%) |
2017年 | 1990373 | 75822 | 4.0 |
2018年 | 1948961 | -41412 | -2.1 |
2019年 | 2567802 | 618841 | 31.8 |
数据来源: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统计
日本医疗器械行业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奥林巴斯公司2020年度营业额约为58.87亿美元。泰尔茂紧随其后,二者与国际顶尖医疗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原因是由于顶级企业基本都是治疗类机器和诊断类机器双向发展,存在治疗类机器这一短板的日本医疗器械企业要追上顶尖企业的难度非常大。日本主要医疗器械企业见表2。
表2 日本主要医疗器械企业
企业名 | 营业额/亿美元 | 主要产品 |
奥林巴斯(Olympus) | 58.87 | 内视镜 |
泰尔茂(Terumo) | 57.69 | 医用导管、人工心脏 |
富士胶片(Fujifilm Holdings) | 46.00 | X光诊断机器 |
豪雅(Hoya) | 34.40 | 内视镜 |
尼普洛(Nipro) | 30.80 | 透析机器 |
Hu Group | 17.31 | 医学检测设备 |
日本光电(Nihon Kohden) | 16.97 | 医疗监视器 |
福田电子(Fukuda Denshi) | 12.24 | 心电图仪器 |
欧姆龙(Omron healthcare) | 10.27 | 血压计 |
数据来源:医疗器械行业网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
日本模具工业协会
1957年,日本成立了以模具制造商为主体的组织“日本模具制造商协会”,旨在推广模具技术的普及和标准化。由于发展需要,该协会于1994年进行重组,并于1994年7月1日更名为“日本模具工业协会”(日本金型工業会,JaDMA),将自身定位为日本模具技术中心和前沿阵地,支撑模具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继续提升日本在世界加工制造行业的地位,并持续对提高该国制造业水平做出贡献。成立60多年来,作为一个加工和制造业重要的支撑组织,该协会在日本经济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模具工业协会现任会长为小出悟,于2018年当选至今。目前协会拥有正式会员421家(截至2020年3月)。该协会下设三个支部,分别为东部、中部和西部支部,其中东部支部涵盖会员数最多,共有206家企业。在工作开展层面,该协会下设五个工作委员会,国际委员会负责国际交流和产业推动,其中特别设有中国上海地区会和中国广州地区会。
日本模具工业协会致力于帮助模具企业实现高精度和高质量加工,减少交货周期和成本,目标是提高日本在世界加工制造行业的地位。未来,该协会希望在配合完成政府的既定政策的同时,增加技术储备,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在21世纪持续站在创新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