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班心得体会交流(选登)

方正汽车模具 徐林波
2021-12-01


三位教授的精彩讲授,对于塑料成型一线人员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充实。分别是张云教授的【塑料注射成型智能技术】,陈静波教授的【塑料成型加工及模具设计】,胡广洪副教授的【塑料成型CAE】。

为什么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充实呢?因为我和我同事们是一个典型的老、中、青试模工艺团队,既有从事试模三十年的老工艺、注塑设备专家,也有刚走出学校的朝气蓬蓬的年轻人,当然也少不了技术成熟、精力充沛的主力军。众所周知,制造业里面有很多专业与学校,唯独塑料成型加工没有专门的学校与专业,职称认定更是没有,你想学想考也没有渠道。也就是说,这一行还是一个新兴的还未被高度重视的小众行业,所以我们需要加倍珍惜这些学习机会。

尽管行业和国家认证还没有,但学习与创新不能等。我们正在与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工作站共同开发智能试模模块,现就智能试模要解决的痛点与目标设想做简单分享。

痛点一:模具T0时,能不能锁定工艺?

痛点二:模具T0时,能不能把模具所有的问题点都测试出来?

痛点三:模具T0前,工艺员对工艺参数是否已经胸有成竹了,还是试一步看一步?

痛点四:模具T0过程,结果 ,项目、钳工、客户是否认可?

痛点五:客户要来试模了,试模设备冲突了怎么办?

痛点六:特殊工艺试模时间能不能更短?如急冷急热、各式双色、电动缸、型腔抽真空、气(水)辅、各式物理发泡、化学发泡、开模发泡等特殊工艺。

目标设想。

1、 自动约机。项目经理只需要输入模具基本信息和试模时间,系统就能安排合适的机台。基本信息包括模具长宽高、零件重量、模具动作、水///气规格等。当然,特殊工艺的模具信息会更全一些。

2、 T0模具提供合适工艺,快速又不遗漏的完成T0试模任务 。软件(系统)要能收集、统计、分析同类型的模具工艺参数并在有新模具时提供工艺参数。比如试模车间接到了一套新的门板模具要T0试模了,工艺员只需在系统里面调出以前门板模具的工艺参数,做事前了解,然后实际验证新模具,达到T0 锁定工艺及模具存在的问题点100%发现的目的。假设10套模具的射出压力都在100MPA,如果新模具的射出压力需要130MPA,那么系统就会提示核对模具进胶口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了。

3、 试模过程标准化,记录、解决问题标准化。降低对工艺员经验的依赖,提高项目经理,钳工,质量人员的信心,超过客户T0试模预期。

4、 工艺人员培训标准化。消除优秀工艺紧缺的现象,吸引更多有理论基础的人进入塑料加工行业。

以上是此次学习的一些感想,仅供交流。再次感谢宁海模协、宁波人社局组织这次培训。


分享